
一、精密五金零件蝕刻加工流程
材料準備
根據需求選擇適合蝕刻的金屬材料,如不銹鋼、銅合金、鎳合金等,確保材料表面平整、無雜質。
清洗與預處理
通過化學或物理方法(如超聲波清洗)去除油污、氧化層,提升后續光阻膜的附著力。
涂覆光阻膜
在金屬表面均勻涂覆光刻膠(光阻膜),形成保護層,并通過烘干固化。
曝光與顯影
使用精密掩膜覆蓋光阻膜,紫外光照射后,未曝光區域的光阻膜被溶解,暴露出待蝕刻的金屬區域。
化學蝕刻
將工件浸入特定蝕刻液(如酸性或堿性溶液),通過化學反應精確溶解暴露的金屬部分,控制時間與濃度確保精度。
去膜與后處理
去除殘留光阻膜,進行清洗、拋光或電鍍等表面處理,滿足最終性能要求。
質量檢測
通過光學檢測、尺寸測量等方式驗證精度(可達±0.01mm),確保符合設計標準。
二、精密五金零件蝕刻應用領域
電子行業
應用于連接器、微型彈簧片、屏蔽罩等,滿足高頻信號傳輸和高精度需求。
汽車制造
用于傳感器部件、燃油噴嘴、渦輪葉片等耐高溫、耐腐蝕場景。
醫療設備
加工手術器械、植入物支架等,實現生物兼容性和微米級結構。
光學儀器
生產光闌片、衍射元件等復雜光學金屬部件。
工業設備
制造精密濾網、換熱器翅片等耐壓、耐磨損零件。
三、精密五金零件蝕刻廠家的核心能力
技術設備
具備高精度曝光機、自動化蝕刻線及先進檢測設備(如三次元測量儀)。
工藝經驗
需掌握復雜圖形蝕刻、異形件加工及超薄材料處理技術(厚度0.02-2mm)。
質量控制
通過ISO 9001等認證,建立全流程管控體系,確保批次一致性。
行業適配性
深耕細分領域(如半導體或醫療器械),熟悉相關行業標準及認證要求。
四、蝕刻工藝優勢與限制
優勢:無機械應力,適合加工超薄件(如0.05mm厚零件)、復雜鏤空圖形及大批量生產。
限制:材料需耐腐蝕,過深結構(>2mm)效率較低,需綜合沖壓或激光切割工藝。
精密五金零件蝕刻加工適用于高復雜度、微米級精度的金屬部件制造,其在電子、醫療等領域應用廣泛。選擇專業蝕刻廠家時,建議優先考察其行業案例及技術匹配度,確保產品性能與成本可控。
